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知见录/清华校服?\胡一峰

2022-08-03 04:24:27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前几日,一段视频在网络广泛流传。视频里的少女穿着一身民国时期女学生的服装,站在一位老奶奶跟前。配的解说是,女孩考上了清华大学,曾祖母以当年在清华读书时的校服相赠。后来被证实为改编自早先的一段视频,原视频并不涉及清华,只是女孩为哄奶奶开心,试穿老人年轻时的服装。

  作为时下网络文化一大类别,短视频内容丰富,给生活带来不少乐趣,问题却也不少。“清华校服”这条视频至少可引起两方面的思考。一方面,关乎权益。短视频改编和再创作中的权益问题。发布者把清华的标签贴到原视频上,实质上改变了视频的内容,损害了原视频制作者的权益。

  另一方面,关乎历史。这条视频流传广泛,多少和“清华”标签有关。清华是名校,而人的眼球总是不自觉地转向名气大的事物。这大概也是改编者以“清华”为这条原本并无实指的视频“赋能”的原因。那么,抛开视频中祖孙校服传承情节里的特定人物不谈,仅从历史上看,这样的事有发生的可能吗?

  清华女生,宽泛地说,或可从一九一四年招收直接考取庚子赔款赴美留学的“专科女生”算起,严格说来,一九二八年才招收了第一批男女同校的女大学生,当时被称为清华开了“女禁”。一九一四年至今已百年开外,即便从一九二八年算,也有九十多年了,完成四代人的更迭没有问题。问题是,清华有过所谓“校服”吗?我读过一些清华校史方面的书,没有见过类似记载的印象,又请教了清华校史的专家,证实民国时期清华并无校服。

  历史这一面,似还没有引起网上的关注。我以为,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著作权的问题。这些年,短视频里涉及历史的内容颇多。短视频体量小,尤需从小处入手做文章。而历史的魅力也正在细节之中,但前提是尊重史实。从事文化创造者,拿着真实这把钥匙,才能打开过往岁月的宝库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