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童眼观世/人工增雨\梁 戴

2022-08-04 04:24:42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在烈日炙烤之下,没有什么比一场大雨来得更酣畅淋漓。七月十七日,浙江省气象部门展开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,杭州市余杭区、临平区共五轮发射二十枚增雨火箭弹。傍晚,持续高温的杭州终于久旱逢甘霖。

  这一场人工增雨来得及时,此前杭州连发多日高温橙色预警。七月十日,杭州最高气温三十九点六摄氏度,创五年气温新高。据气象纪录,杭州上一次气温超过三十九点六摄氏度是二○一七年,那一年杭州气温超过四十摄氏度共有五天。

  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,在人们印象中,杭州是风景优美的宜居之地,是烟雨江南的诗意之乡,自古以来是世人向往的地方。然而,跟地球一起“变暖”的杭州也跻身“火炉城市”。二○一七年,国家气候中心通过综合分析气象资料,首次向公众发布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十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,排在前列的重庆、福州、杭州、南昌,被网民冠名为“新四大火炉”。

  杭州遭热浪冲击之大,从越来越频繁的人工增雨可见一斑。一九八六年,浙江桐卢严重干旱,杭州市气象局成立人工增雨作业组,八月七日进行了杭州历史上首次人工增雨作业。二○○三年八月五日,人工增雨飞机在浙江上空飞了两个架次,杭州下了当年的第一场“人工增雨”,也是十年来首场“人工增雨”。二○○三年至二○○五年,“大旱望云霓”,浙江多次组织飞机人工增雨。自二○○五年以降,杭州几乎每年开展二至三次人工增雨作业。

  记得有首歌,是孟庭苇原唱的《风中有朵雨做的云》。其实,人工增雨并不产生雨,只是寻找这朵“雨做的云”。常见的人工增雨弹含碘化银等催化剂,它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,从而降落地面形成降雨。不过有一前提条件,那就是雨云的存在,若天上雨云来去无踪,人工增雨作业恐怕无功而返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