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知见录/“野生艺术”\胡一峰

2022-08-05 04:24:40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最近,豆瓣举办“野生艺术摄影大赛”,发动网友用镜头和想像力捕捉生活的寻常角落。目前,已获得一千多万次的浏览,征集到的照片估计有上万张。我翻看了一些,天象可能占了很大比例,千奇百怪的云霞,流光溢彩的日落月升,讲述着自然的神奇。还有一些常年“霸屏”的网红景点,比如重庆的洪崖洞、四川的泸沽湖,依旧受到青睐。

  或许因为虽是游戏,毕竟挂着“大赛”之名,大多数发布的图片里,可看出竞胜之心,未必专业,却大都精致。要说更“野生”的图片,其实是晒在微博、微信等社交软件上的那些。越是主打熟人纽带的平台,图片野生度往往越高,或许人设压力更小的缘故吧。

  德国艺术家约瑟夫.波伊斯有一句名言“人人都是艺术家”。原来只以为这是某种哲学话语,面对网络野生艺术家,才知此言不虚。网络社交激活了不少人的艺术细胞,培养了许多“野生艺术家”。晒在社交软件里的照片只是例子之一。抖音里,常能刷到歌声曼妙、舞姿灵动、演技高超者,虽是素人,不亚于某些靠脸吃饭的明星。一百四十字的“微博文”,不乏才情斐然,足以传世者。更绝的还是隐藏在评论区里的高手,寥寥数字,妙语生花,或冷峻或热辣,令靠笔混饭者自愧不如。有时数个网友在群里或评论区斗嘴,你有来言我有去语,针尖对麦芒,旁观者如“听”相声,怪不得“我是来看评论区”成了名梗。

  论其家谱来,“野生艺术家”不是因网而生的,他们就是远亲近邻里那些爱说俏皮话的、爱哼小曲儿的,出口成章的,会拿大顶的。网络的发达,给了他们展示的平台,创造了“艺术交流”的机会,让野生艺术家们长得春草般欢快。有些可惜的是,“野生艺术”目前似缺乏系统保存,只好杂乱地生长,任性地荒芜。创造得多,积澱得少,正是我们时代文化的特征,或许也是亟待疗治的病症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