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负暄集/外人\赵阳

2022-08-17 04:24:39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小学五年级的暑假,父亲带我回千里外冀中平原上的老家探望。老家所在的村子,有几十户人家,但只有两个姓氏:赵氏人丁兴旺,我的祖父和他的兄弟们,都已四世同堂;另一个家族姓陈,人口不多,但在村子里人缘颇好,和父亲同辈的几位陈家叔叔要么在县城中学做老师,要么在镇上的小学做教导主任。

  我难得回老家一次,乡下的景致让我大开眼界:河里的野鸭,老榆树上的蝉蜕,紫红的桑葚──我在和叔伯兄弟们的玩耍中,懂得如何分辨驴和骡子,懂得秸秆和高粱秆有什么区别。但似乎,整个夏天,我和同族的兄弟们所有的记忆连接,都止于这些玩耍,以及一起吃饭时的挨挨挤挤。

  陈家的叔叔们也很快认得了我。那个在小学做教导主任的,我叫他陈二叔,第一次见我时,除了问我的年纪和住得惯不惯,还问我背过什么诗、读过什么书──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,他大概是想从我这个东北生长的孩子身上,比较一下教育水准的差异。后来,他时常会拿一些书给我读,《三国演义》就是那个暑假磕磕绊绊地读完的,遇到不懂的,我就会让陈二叔讲来听,他讲得绘声绘色。渐渐地,我开始模糊地称他“二叔”,继而“叔”——当然,这是在他家、没旁人的时候。

  但这个小细节还是让我的堂叔们知道了。在我离开的那天,开车送我的一位堂叔,指着车窗外同父亲和我挥别的人群说:“这些人才是你的叔叔。别的叔叔,叫得再亲,都是外人。”我似懂非懂。

  如今,也到了“叔叔”的年纪。在人的一生里,“外人”或许只是一个概念的存在。血缘关系之外,总有很多影响你成长、丰富你生命的人,这样的“外人”,也可能并不多,但一定是温暖的存在。如果遇见,一定要好好珍惜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