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些年,本港艺人北上内地发展,已经蔚然成风。“大湾区姐姐”乘风破浪,“大湾区哥哥”披荆斩棘,几乎都成为“内综”不可或缺的元素与卖点。还有好多在香港长期做“茄喱啡”的演员,也获得了更宽广的舞台。除却影视、综艺、音乐节目之外,互联网平台多了更丰富多彩的机会。
比如,在二次元大本营哔哩哔哩(俗称“B站”)上,“非凡哥”麦长青、“刘醒”黎耀祥,都成了拥有几十万粉丝的“阿婆主”(up主)。他们经常与网民互动,分享在内地工作生活的细节。另一位大受欢迎的艺人就是“细龟”黄一山。
对于像笔者这样的内地“七○后”“八○后”来说,在青少年时代,正是香港电影鼎盛时期。有些“甘草”艺人、“绿叶”演员,虽多饰演配角,但一样拥有很高的辨识度。黄一山就是其中之一。尽管好多人叫不出他的真名,但在周星驰电影中扮演的“细龟”一角,身边同学朋友几乎无人不知。而看到他在B站上的节目,才知“细龟”真是成了他的绰号。
黄一山做过多年娱乐节目主持人,与很多艺人有直接接触。他以UP主身份,分期连播当年亲身经历的娱乐圈种种花絮、内幕、背景,有料又有趣。像张国荣、梅艳芳、黄家驹、周星驰、林正英、吴启华……对于内地观众来说,既熟悉,又不熟悉──对他们的作品耳熟能详,但对整体了解又比较粗线条。
黄一山将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娓娓道来,如:张国荣谦谦君子,请他同坐一张椅子;吴孟达每次都提前做足准备,无需带剧本进片场;林正英本人的声音,没有僵尸道长那么威严;黄家驹为什么写《畀面派对》等。听起来,或恍然大悟,或会心一笑。如果在报纸副刊盛行的时代,这定是个极佳的“补白”专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