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武术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使命,从保家卫国到强身健体、传承民族文化,今天的武术已经深入民心,尤其有男孩子的家庭,都想让孩子学一身功夫行走天下。
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是香港武术最兴盛的时期,全香港有四百多间武馆,习武者超过万人。当年的武馆,因为租金昂贵,很多都设在唐楼天台上。今天以香港武术联会为代表的民间武术组织很活跃,他们定期举办不同级别的培训班,有少年普及训练、章别计划、尖子武术培训、青少年武术训练营等等,香港武术联会特别推出的章别计划,对于某些难度的动作,可以取得某些章别,对小朋友很有吸引力,就像空手道不同段位服饰有区别一样,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,武术从娃娃抓起,香港不少学校也有武术课程。
“粤港澳大湾区武术联盟”是大湾区首个文化体育联盟,武术联盟筹委会召集人赵式庆从小习武,学习空手道、洪拳等,他潜心研究武术,主编出版英文版洪拳入门及攻法、香港武林等书籍。他不仅剑舞得好,还收藏了很多古剑,他还把数码科技融入舞剑的创作中,很受年轻人的喜欢。赵式庆介绍,大湾区的几所大学也将协助共同研究武术的发展,香港明年将举办武术大会,让各大武术流派进行交流。
香港武术在多个国际武术比赛中表现优秀,从一九八七年在日本横滨的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开始,三十多年间,香港武术队成绩斐然,单是今年就在美国伯明翰世界运动会取得三面铜牌,在德国图宾根武术国际精英赛取得八面金牌,在土耳其萨姆松世界杯大学搏击运动会取得七金三银,在第七届波罗的海公开武术锦标赛取得十三面金牌的好成绩。
在香港人心里对武术有特别的感情,武打影星李小龙、成龙是几代香港人的集体回忆,武侠电影、武侠文学让世界认识了香港,香港也因武术走向国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