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辞旧迎新会收到各种样式的挂曆、台历,最喜欢的、用完还没扔掉的也只有《故宫日历》,一本日历承载着中国的历史、文化、传统,精美的设计让日历本身也成了一件艺术品。临近年末,香港繁体版的《故宫日历》也首次出版了,引起《故宫日历》爱好者的一阵阵喜悦。
这本初版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《故宫日历》一纸风行,当年文人墨客间就流行相送《故宫日历》,周作人、梁实秋等也都收到过友人相赠的日历,并有书信表达感谢和赞赏,在他们之后的文集中也有记载。那时的日历在各大报纸上广告很火,当年的天津《大公报》还受委托代售《故宫日历》,供不应求。当年这种文化产品已经风靡一时,民间也从日历中认识了很多像郎世宁等名画家。
《故宫日历》自一九三七年后再无出版,直到二○一○年,新版《故宫日历》重回市场。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《故宫日历》都不陌生了,但是繁体版在香港一直没有出版,其实很多出版社都想过引进出版计划,但涉及到版权、简繁体转换等大量工作,尤其是投入成本高、销售期很短、市场规模有限,不同于其他图书,过了新年就没有了市场,出版社都望而却步。香港中和出版的陈总编辑拿着刚刚印好的繁体版《故宫日历》很是兴奋,他说,能为香港的文化市场增添一个满载中国传统文化新产品,再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。
《故宫日历》有数种版本,这次香港繁体版特别选用传统版本,围绕生肖兔、中秋望月及清代皇帝大婚,每月一个主题,每日一张文物图,包括青铜器、玉器、陶器、绘画、服饰、摆件等,中英文对照。二○二三年的玉兔、青铜兔、青釉兔、工笔绘画兔等各种各样的兔活泼可爱,生肖兔也寓意福寿康宁,家庭幸福。
一面日历,一面古画,承载文化,纪录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