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瓜 园/拖拉机的反思\蓬 山

2022-12-02 04:25:17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用了两个晚上,囫囵吞枣读完了《乌克兰拖拉机简史》。这本书,与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》,或者是那位乌克兰前辈的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一样,很容易被偷懒的图书馆管理员放错了书架。

  这本小说的笔触,处处充满钱锺书《围城》的那种尖酸刻薄、轻松荒诞的调侃。但在这些蓬松的白色泡沫底下,却又沉淀深刻厚重的苦涩。在生活的种种琐碎算计背后,记忆深处那些有关饑荒、镇压、干旱、战争的恐惧与苦难,不时地被搅动着浮上来。八十四岁的尼古拉,是定居英国的乌克兰移民,曾是拖拉机厂绘图员。已去世的老妻柳德米拉,即便移民英国后,一年四季都在家中储备“足够供养一支军队”的食品物资。

  略去其他内容不谈,尼古拉关于拖拉机的种种回忆与反思,足够给人以启迪。拖拉机曾是农业史上一次伟大革命,轰鸣的机械取代了人力、畜力,如利剑般对大地开膛破肚。然而科技带来的红利,却被草率自大异化为了灾难。拖拉机被过度使用,成片的森林、草原被辟为农田。从美国中西部到乌克兰大平原,植被退化,雨水稀少,风沙肆虐,席卷被开垦的土壤。这直接加剧了“大萧条”,为二战添加了蝴蝶效应。

  而二战爆发后,拖拉机厂又变成坦克厂。原本以生产拖拉机著称的车里雅宾斯克,甚至被更名为“坦克格勒”。在某些狂人的耳中,坦克的轰鸣,显然比拖拉机更动听。所以,即便在战后,坦克且依旧源源不断下线。

  风烛残年的老尼古拉告诉后辈:“拖拉机必须始终被当作大自然的辅助者来使用,而非大自然的驾驭者。”“使用工程师们发明创造出的技术,要心怀谦卑,多加思索。决不要让技术成为你的主人,也决不要利用它去统驭他人。”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