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竹门日语/寂 寞\简嘉明

2022-12-02 04:25:18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许多朋友说M+博物馆的首个特别展览“草间弥生:一九四五至今”值得一看,不单主题分区和陈设布置具心思,更可以欣赏到逾二百件名家作品,真的不容错过。事实上在香港能引起市民对艺术的兴趣,确是令人鼓舞,但我却没打算前往参观,因有“密集恐惧”,看到草间弥生以大量圆点排列的画作及装置,我就会起鸡皮疙瘩,浑身不自在,无法定神欣赏和感受,只好放弃一睹大师真迹的机会。

  不能看草间弥生展览,不为其作品而着迷,不代表我不可以了解这位艺术家的生平与成就。草间弥生现在已是一名九十多岁的老婆婆,鲜红发色、齐荫浏海、衣服上总有大小不同的圆形图案、两眼睁得老大,予人目露兇光的感觉,就是她在世人心目中独特难忘的形象。人们看她的南瓜画作和雕塑,用色夺目、造型有趣,加上大量使用圆点,感觉充满童趣,热情无限,可是在我看来,草间弥生与其作品,一言以蔽之,就是“寂寞”。草间弥生自小深受精神病困扰,常常出现幻听与幻觉,不时有自杀念头,而作品上密集的圆点也是强迫症的表现。她形容自己为“精神病艺术家”,如不是为了艺术,早就自杀,更长年居于心理治疗所,只投入艺术创作之中,与寂寥为伴。她的情感、经历与痛苦,别人难以真正感受明白,事实上古今中外许多伟大又具才华的艺术家,人生道路都崎岖不平,也许穷愁潦倒,也许执著痴迷,只能寂寞地埋首创作,在逐梦之余寻找情绪与心灵的寄托。

  草间弥生因患病而痛苦,但她在世已名成利就,实在幸运与幸福,不致如梵高狂乱中亲手割下自己的左耳,也不用如李白“高堂明镜悲白发”,只能高呼“古来圣贤皆寂寞,唯有饮者留其名”。不明白为什么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总有别人难以理解的痛苦?这是正常的,正如开开心心去看草间弥生作品展的人,也无法明白“密集恐惧者”的感觉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