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一座危楼,谁是主人谁是客;只三间老屋,时宜明月时宜风”是何冀平编剧的《天下第一楼》剧末悬挂在舞台中的一幅对联,突破表意,直指人生。第一次看粤语的话剧,不知是粤语演绎得不失京腔气势,还是这部剧太有现实意义,总之看完感慨万千。
这部经久不衰的名剧讲述的是老字号烤鸭店的故事,故事的情节好像在商界从未消失过,从古自今,商家一直都是有的高朋满座,有的关门大吉,有的东山再起。成功都是奋力拼搏的结果,失败的原因很多,不外乎内部矛盾、商业竞争、后继无人,今天还多了一个原因是疫情。
新冠肺炎疫情下,香港近几年不少餐饮百年老字号落下铁闸,关门大吉。也许是追寻小时候的味道,也许是恋恋不舍,每一家老店在结业前几日都排满了光顾的客人,告别的场面像是新店开张般热闹。人们想要留住的不仅仅是老店的味道,还有老店的人情、文化和老店的故事。
朋友圈热传当年京城餐饮一姐,她的餐厅曾经全国连锁,盛极一时。随着规模的壮大,资本的介入,最终她黯然退出了多年辛苦创办的企业。今天她又火了,是她直播卖酸辣粉,年过六十的她从头再来,从一碗小小的酸辣粉开始,多年的餐饮从业经验让她的产品给人信赖感,认识不认识她的多会捧场,更多的人欣赏的是她那种坚忍不拔、不认输的劲头。
一同看话剧的朋友成长于北京,提起二十多年前在北京看过“人艺”的《天下第一楼》,感觉没有今天的震撼力,她说这种感觉显然不是自己粤语精进了,也不是那时演得不好,是自己那时没有生活的历练,感受不到剧中社会的动荡,人性的冷暖。
聚散总有时,有的散得很悲壮,有的散得很美。就像编剧何冀平希望的那样,虽然剧中最后一句台词是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”,这戏的筵席可以延续,再延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