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负暄集/小西湾\赵 阳

2023-01-25 04:24:48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夜色之中的小西湾,流淌着生活的张力。穿着不同颜色校服的学生,嬉闹着穿过人行天桥,像风一样钻进了大小食肆;街角的水果摊、鱼档、肉舖、菜店,灯盏一一亮起,黄色的光晕,打在或疲惫或热情的面孔上,不知不觉地放亮了生活的底片;海滨花园的长椅上,三三两两的老人家一边大声倾偈、一边不时地望向夜跑的年轻人,夕阳下那声音和影子都被海风幸福地拉长……小西湾,像是一个不善打扮的姑娘,将港岛生活的日常,化作质朴的美,燃点着生机与希望。

  这里是港岛的最东端,名字中却有明晃晃的“西”。这背后,是语言学家和地理学家都感兴趣的课题。未填海前,因为南临马塘山和马塘坳,这个区域被称为“马塘湾”,和“东”与“西”都无关联。“西”的出现,实际上是拜与之相邻的柴湾所赐。二战后,政府开发柴湾,将与之相邻的“马塘湾”简化为“小柴湾”。这时,有人提出“拉柴”就是死亡,实在不吉利,建议将柴湾改名为翠湾,这也正是翠湾邨以及一众公众屋苑以“翠”命名的原因。不过,翠湾最终没有流行起来,但更名愿望却用另一种形式在“小柴湾”上得以体现:“柴”在客家话中发音与粤语“西”音近,柴湾也曾被民间冠之以“西湾”,所以港岛规划区第二十区出炉,小柴湾成为“小西湾”。

  小西湾的历史并不“小”,远东规模最大的情报中心曾兴建于此,并长年作为香港英国皇家空军人员居住地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随着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、主权移交,这些在小西湾叱咤风云的“曾经”,都被彻底关闭和摧毁。其后,富景花园、富怡花园、富欣花园等大批住宅建成,卫理中学、汉华中学等大批学校迁入,造福港人的小西湾焕发新的生机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