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自我完善/小心过早建立自我认同\米 哈

2023-02-10 04:25:18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上回提到,亚当.格兰特(Adam Grant)的畅销书《逆思维》教导大家“停下来,想一想”的重要。原来,我们不单要在工作或计划之中,加插“重新思考与重新定位”的环节,更加要在人生中学会随时给自己重新出发的机会。

  在此,格兰特告诉读者他曾经是一个运动员的经历。格兰特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可以全情投入专心一致的人。在儿时,他将全部心力放在篮球场上,但中学时,却没被选上篮球队。

  后来,格兰特决定改踢足球,但依然没有被选上高中的足球队。最后,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运动──跳水。他每天练习,常常在游泳池练习到闭馆为止,最终获得了参加青少年奥林匹克的全国赛资格。

  当时,跳水是他的全部,是他的身份认同,他的衣食住行都跟跳水有关,就连个人电邮都加入了“跳水”一词。然而,到了大学之后,他见到更多更有天分的选手。他开始害怕跳水,慢慢觉察到那些高级选手的水平,并不是单靠努力就能达到的。他失去了练习的快乐,也常常因为思绪太多而做不好动作。他更有了身份危机:如果我不是跳水运动员的话,我是什么呢?

  这是心理学所谓的“自我认同预先关闭”(identity foreclosure),意思是一些人(尤其青少年)过早以为找到了人生方向,但这些身份定位大都建基于别人的安排与外来的赞赏,而不是经过内在探索而来的结果。一旦那些权威与掌声消失,这些人便会特别容易陷入迷惘。

  因此,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:人是可以重新思考,重新认识自己的。当时,作者说服了自我,明白跳水是一时的热情,而不必要是人生最终的目标,与其将心力都放在单一跑道,倒不如摸索更多的可能。

  之后,作者离开了跳水队,一方面成为了兼任跳水教练,另一方面将多出来的时间投放在研习心理学,而他其后得到心理学博士、不到三十岁便成为华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聘教授,以及极受欢迎的作者一事,只是后话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