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馆藏撷英/齐白石的草虫情结\閒雅

2023-03-03 04:25:28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再过几天,三月六日,就是二十四节气里的“惊蛰”。惊蛰是“田家几日閒,耕种从此起”的农忙时节。这个节气的到来,代表万物复苏,春天的气息日渐浓厚,偶有春雷乍响,“惊”动了原本还在冬眠“蛰”伏的昆虫。本期“馆藏撷英”就借着惊蛰聊聊国画里的昆虫。

  当欣赏中国书画时,我们很容易陷入画家所创造的意境中,而忽略了一些小细节。其实花鸟画里时常会出现小昆虫,这些昆虫在中国书画里有一个特别的名字,叫做“草虫”。草虫是花鸟画门下一类非常重要的题材,可单独成作,也可作点睛之笔─动静结合,看似无声,却仿佛可听见虫鸣,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。

  明清时期,花鸟画呈现出多样的面貌,草虫题材也随之发展而演变,在数量上、形态上达到空前的繁荣。及至近代,精画草虫者,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便是齐白石,白石老人可说是开辟了自明清以来草虫绘画的又一座高峰,天上飞的、地上爬的、水里游的,他几乎无所不画。

  北京画院是当今收藏齐白石作品数量最多的美术机构,拥有两千多件齐白石作品。当中草虫作品两百多件,涉及昆虫二十二种,这批草虫作品没有落款,也没有印章。《九虫图稿》(附图,局部)是其中一件精品。齐白石大多画稿上只画一两只草虫,像这样在一幅之上绘九只草虫的极为罕见。画面除了错落有致排列的昆虫外,其余空白,观者却能从虫儿们的动态中想像出不同情景。齐白石画草虫之“精”,除了极为细致的观察和极强的绘画功力外,亦是源于他对物像的深切感悟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