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年职业化五十年的香港管弦乐团,陪伴我等成长。听后“不知肉味”有几次,包括临时救场的施明汉,即后来成为港乐第三任总监的Kenneth Schermerhorn。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柏林来港演出的汤沐海,指挥《天方夜谭》,颇有其恩师卡拉扬的风范。另外捷克大师Libor Pesek的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、迪华特的马勒交响曲、现任总监梵志登的瓦格纳《指环》等。上周爱沙尼亚指挥家巴孚.约菲(Paavo Järvi)的两场演出肯定是最新入列之作(见附图)。
一场难忘的演出,重要条件之一是全体乐师以近乎忘我的境界,演奏出指挥所要求的音乐效果及意境,如何动员是关键。约菲以其强大艺术感染力,以三天的排练将乐师们带上新的艺术台阶,也让这个香港最昂贵的艺团,展示每年一亿港元公帑的身价。
四月七日晚所演出的西贝辽士第五交响曲,香港乐迷并不陌生。前总监艾德敦演出多次,庆祝建团百年的伦敦交响乐团也在港演过。但在约菲棒下,演出予人焕然一新的感觉。五个弦乐声部多番持续低吟,为木管、铜管铺垫,音乐散发出的色彩与情绪丰富且新颖。首乐章末段谐谑曲全团进入渐强的张力,推至高潮结束,让人屏息。
终章开始时的著名快板,弦乐如层叠式一浪接一浪。约菲的处理突出声部之间的层次感,例如大提琴组进入时的重音,让人瞩目。最为意外的,是低音大提琴声部拉奏“天鹅”主题,八把琴弓在琴弦上敲出的声响。这些处理在约菲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片段中没有的。难怪港乐乐师们众志成城,演出近年代表作。
约菲去年离任日本旗舰NHK乐团音乐总监,这次港乐演出会否擦出合作火花,接替明年离任的梵志登?相信台上台下都热切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