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漂游记/也谈AI\杜 若

2023-05-09 04:25:34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人工智能(AI)这个概念,自从ChatGPT爆火之后便一路长红。这不,有一位一直做人工智能研究的老友从日本回国探亲,途经香港,在我住处借宿一夜,于是我也从他那里了解了些AI的知识。

  人工智能的力量,他作为业内人士早已心知肚明,但对于我这种“圈外人”而言,直到ChatGPT、AI绘画等的兴起,方才理解人工智能的智慧所在。在他口中,人工智能犹如一台助力生产力爆发的工具,如果说,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的生产力从十提升至了一百,第二次工业革命将生产力从一百提升至一千,那么,当人工智能大面积用于生产时,人类只需要自己编码完成由“0”到“1”的指令性工具,而从“1”到人类指定位置的程序性工作,将会由AI完成。老友甚至认为,计算机行业的重大变革将从此开始,也将会有无数只会机械性工作的“码农”由此被淘汰。老友甚至预言,未来将会存在的工种,只是需要人与人沟通功能。巨大的变革或许就在这几年。

  如此夸张的生产力,如此可怕的预言,当真如此?老友跟我说,他要写一份日语的简历,并以AI完成,于是我便在旁边,看他如何操作。只见他用了二十分锺将个人信息输入AI系统,以指令性的文字为AI布置了撰写日文简历的工作,很快系统生成了一份看起来很“丰满”的简历。可仔细查看内容,发现大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句。老友说,是他的指令与个人信息填得不够细致,于是,又用了一个小时完善了各种信息,终于系统生成了一个“可堪入目”的简历。但要把里面的一些细节再修改一番,又用了两小时。四小时过去,近乎熬了个通宵,终于生成了一份简历。

  “直接套用模板会不会更合适?”我小声跟友人说。

  “你这就不懂了,这是探索科技的必要代价。”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