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在抱怨今年夏天热得出奇,世界气象组织就宣布,从七月三日开始的一周是有纪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周,而上个六月则是有纪录以来最热的六月。如果问“这个世界会越来越热吗?”答案应该是肯定的,至少目前来看是如此。根据科学家的预测,全球气温还将升高,也就是说,我们刚刚经历的“热月”和“热周”虽然空前却不绝后。
人活在世,要应付各种天气。老北京有“过阴天儿”的习俗。老舍在《正红旗下》里写道,“在过阴天儿的时候,可以定买金四把的头号大羊肚子或是烧羊脖子。”马三立的相声《吃饺子》讲的也是“过阴天儿吃饺子”。阴雨天是在南方最常见的,值得回忆的倒是“过热天”。面对滚滚热浪,最离不开的是空调。说起空调,据说明年就是它进入中国一百年了。普通人家普遍用空调,大概只有二十年左右。有了空调以后,对付热天似乎只有吹空调这一个法儿,没有空调的时候,却有千百种退热应“烤”之法。
在那时,自家院子里有一口水井,是最大的幸运。我家恰好就有这么一口。井是热的绝缘体,不管天气有多热,井里打上来的水永远是冰冰凉的。放学回家,赶紧跑到井边,抛下吊桶,打上一桶,淋在脚上、腿上、臂上、膀上、脸上,顿觉清凉。井中除了水,还浸着三两个网兜,装的是西瓜、香瓜,或者家里熬的绿豆汤、酸梅汤。吃过了晚饭,打几桶水,把还留着白天余热的院子浇一浇,把竹榻竹椅擦一擦,一家人便开始乘凉了,摇着驱赶蚊虫的蒲扇,就着新凉下来的晚风,吃着从井里捞上来的瓜果和甜汤,人间快意事,莫过于此。吃饱喝足,再打上几桶水,冲刷地面,冲洗手脚,一天酷热带给人的烦腻,尽数散去。写到这里,我忽然有些怀念那些没有空调护体的应“烤”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