粤语是一种有趣和生动的方言,例如香港人惯说“打边炉”即是吃火锅,但口语就是“打”那个食具。另外,每逢台风季节就是“打风”,到底怎去“打”到来的台风?这也是耐人寻味。总之,打风的日子每年皆有,香港已经从以往的经验当中作出预备。相比多年以前,现在的香港并没太严重的风灾。然而,台风就是自然现象,难以避免,仍要做好防风措施。
前不久的台风“泰利”,令香港本年度首次悬挂八号风球。“泰利”的路径本来并不冲着香港而来,但是天文台仍然按照一贯方式作出预警。星期一早上醒来,我家居住地区的天气并不太坏,打开电视观看风暴消息,突然而来的八号风球似乎是市民意料之外,对于大部分“打工仔”而言,就好像平白增添了一个长周末假期。
我家屋苑楼下便是商场,犹如以往的台风日子一样,我先到商场走一圈,发现大部分食肆和小商店都如常开门营业。我选择了一间连锁快餐店吃早餐,然后再回家休息。及后新闻消息公布八号风球持续至下午,我便和太太及儿子再到商场吃午餐。食客都是街坊邻里,好不热闹,店员没有怨言,尽力提供服务,这就是香港式生活。
电影院没有合适的选项,午餐后我们折返回家,继续留意电视的新闻消息。这种打风的日子,新闻记者总会找到一些仍然外出的市民。有些人爱到街上流连,亦有人刻意跑到码头或岸边观浪。有一位市民竟然穿着整套潜水衣,声称从鲤鱼门码头游泳至东龙岛。“你不怕风浪吗?”记者问。“不怕啊,我每次打风都是这样!”记者似乎没好气再访问下去。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如此自私?虽说其时天气状况不算太坏,若然发生任何意外,救援人员必定赶到现场设法营救,那岂不是影响他人的工作及安危?凡事都应该为其他人着想,这是为人应有的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