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授的底牌是什么?许多人可能会很好奇。似乎是为了排疑解惑,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郑明娳写了一本散文集《教授的底牌》,把她自己这个教授的底牌全部掀开,让大家看看教授的底牌究竟是什么。
郑明娳身为教授,却“老感到营养不良,腹笥原极蹇滞,软囊又常羞涩,加上先天不良、后天失调的身材,哪能不算是真正正牌的‘焦瘦’呢?”再加上姓“郑”,于是成了“真焦瘦”─这当然都是谦辞。见过郑明娳的人都知道她虽然长得小巧玲珑,却“瘦”而不“焦”─司马中原觉得用“娇瘦”形容“方为合度”;至于学术水平,那就更与“腹笥蹇滞”挨不上边:且不说《儒林外史研究》《西游记探源》《古典小说艺术新探》《当代文学气象》等学跨古今的论著,光是看看郑明娳那套散文研究系列(包括《现代散文纵横论》《现代散文类型论》《现代散文构成论》《现代散文现象论》),就知道她的“腹笥”实在宽得很呢。
当然喽,“教授的底牌”除了身形和著述,日常生活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。郑明娳告诉我们,她家的房子是“陈旧了点”,空间是“逼仄了点”,光线是“阴暗了点”,家具也“老爷了点”,但这不改她一心治学其乐也浓的初衷:“‘教授’的专任职务是读书,兼任职务才是教书,只有不停的吸收新养料,授课才能活水不断”,而郑明娳“读书偏有怪癖,总要为写点什么才读得最有效率”,以至于她的“快乐建筑在一篇谫陋的稿子赶完的那一刹那”─难怪她的著述那么多。身为教授,郑明娳的底牌其实很简单:读书、教书、写书。至于生活条件的艰困、日常人生的忙碌、“书呆子式的岁月”、“没有书房的时代”,都难以成为她读书、教书和写书的障碍,相反,这些倒可能“丰富”了她的教授生涯。
郑明娳那个年代的教授底牌简单而纯淨:清贫自守,认真读书,专心学术。现在教授的底牌还是这样吗?不好说!不易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