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大川集/“照骗”避坑大法\利贞

2023-09-04 04:03:23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北上深圳度假,自然少不了叫外卖美食。外卖APP发现了一家餐厅,食物照片非常吸引,有菜有肉,价钱又只有不到三十元人民币一份,面对如此物美价廉的“宝藏店家”,自然是第一时间落单。不到二十分钟,美食已经送到。

  开始享用之后,很快就有些失望──倒不是说店家偷工减料,文字叙述中写的、照片中呈现的食材的确都是有的,但吃起来就能感觉到食材质素、烹饪手法等等并不尽如人意。又转念一想,我似乎也并没有“失望”的权力:毕竟总共只花了三十元,扣掉快递的费用,二十五元也的确只能买到眼前这水准的食物。

  又去看了一眼APP里的食物照片,这才发现经过了细心的“修饰”:画面的构图让实际上并不多的食物看上去满满当当,经过调整的色泽又让实际上并不太新鲜的食材看上去令人食指大动──科技的发展大大降低了“图片润色”的门槛,不但网上那些唇红齿白大长腿的美女可能是“照骗”,外卖APP里面的食物“照骗”也是防不胜防。又浏览了几家其他同类型的店舖,总结出了“照骗避坑大法”:先看价格,再看照片。在内地外卖已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,如果商家标价超出其食物素质太多,“货不对办”的结果就是很快被差评淹没,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。所以很多时候,相比起APP里令人垂涎欲滴的照片,反而是定价更能反应食物本身的质素。所以只要打消脑袋中“自己总会捡到便宜,用二十元就能吃到满汉全席”的念头,认清这个世界“一分钱一分货”的本质,就不会在“照骗”的光怪陆离中迷失方向,避开一个又一个大坑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