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大川集/《微尘》\利贞

2023-09-06 04:03:12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刚刚看完陈年喜的《微尘》。

  虽然这本书和我不久之前才读完的《我在北京送快递》一样,都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,但又和前者有着显著不同──如果以生活在城市中的读者为原点,那么《我在北京送快递》的基调是熟悉,主要通过作者所从事的快递员、分装员、便利店店员等不同工作,反映出底层城市居民的生活;而《微尘》的基调是陌生,它所聚焦的主要是矿山爆破工、乡村木匠、运石工、小作坊老板等人的生活,场景在深山中在田野里,对于他们而言,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是远方的背景是缥缈的梦境。

  在阅读的过程中,我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,这些看上去遥不可及的人和事,尽管空间上发生在很远的地方,但时间上却与我们身处的时间线是一致的。当我身边的朋友在为了自己偶像“塌房”而痛心疾首的同一时刻,在某座矿井的深处,一条年轻的生命正因一次真正的“塌方”而无声消散。时间统一与空间错位的交织,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。

  尼采说:“受苦的人,没有悲观的权利。一个受苦的人,如果悲观了,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,也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,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。”《微尘》描绘了许多受苦的人,他们如尼采所说,不悲观。但“不悲观”与“乐观”之间横亙着巨大的鸿沟。陈年喜笔下的受苦的人就在这鸿沟之中,他们多多少少都在心中有所盼望,那点盼望的光,在他们生命前方摇曳,明亮却脆弱。受苦的人,明知他们与那光之间的路遥远而危险,却依然迈出脚步,不是源于乐观,而是源于别无选择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