酱香拿铁横空出世,引人浮想联翩。分析家从商业模式谈到代际文化,出入纵横,微言大义,鞭闢入里,俨然一时卧龙凤雏。“科学家”进行精密计算,研究几杯拿铁能提炼出一瓶茅台,让我想起了儿时抓金龟子炼黄金的美好愿望。爱听老歌的想到了《美酒加咖啡》:“我要美酒加咖啡,一杯再一杯。”不过,邓丽君的方案应该是喝一杯美酒,再来一杯咖啡,比起把美酒和咖啡掺一块儿喝,“脑洞”还是不够大。段子手抓住这个好素材,开足马力,加班加点搞创作,据说有下单者备注:“满杯去冰去咖啡。”一杯咖啡的钱买一杯茅台,好饮者可赚大了。不过,虽然顾客是上帝,这样的“神谕”也不会被满足,否则,瑞幸没必要拉茅台站台,茅台也不是那个豪奢的茅台了。
咖啡提神,杯酒助眠,早咖晚酒,是当下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。咖啡加美酒,二合一后等于什么,各自原有功效或许对冲消失。但这“两不像”有更重要的新功能,社交是也。咖啡加茅台,与其说创造了新风味,不如说创造了新话题。人天生是社交的动物,即便生活在再小再闭塞的社群里,这一“天性”也是无法泯灭的。
社交是人人必须经过的一扇门,话题就是门上那个把手,如果抓不住,就不得其门而入。在网络社交弥漫一切的当下生活里,找到一个好话题,更像落水者抱住了救生圈,兹事体大,关乎死生。对于酒,我向来退避三舍,对咖啡,兴趣也不浓,没有茶时,聊以为替,但这酱香拿铁,却颇想下单一尝,究其原因,不是味蕾的冲动,而是“出圈”的恐惧。当然,尝过一次便大功告成,话题从来是一次性消费品。
牧人逐水草而居,网民逐话题而居。网红经济、注意力经济,皆为得话题者得天下。想当话事人,先做话题制造者。酱香咖啡之后,必有新品种诞生,如水泡般鼓起又消退在网络之湖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