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叔华的自传体小说《古韵》,追忆了自己的京城童年生活。一个封建大家族里,妻妾成群,儿女绕室,锦衣玉食,勾心斗角,都是常有的剧情。书中最出彩的角色之一,就是“八姐”。
这位富家小姐性格泼辣,敢说敢做,幽默风趣,具有新女性独立意识的自觉。比如,遇到重男轻女,八姐便反驳:“我看,不见得男孩子长大了就都能给家里露脸,当官的当贼的,都是男人。”主人公“我”问八姐:“你想当领袖吗?”八姐毫不迟疑地说:“当然想,我想先学医,当个医生,然后认识好多人,当了领袖改革中国,还有我们家。”人物形象十分鲜明,跃然纸上。
作者实际是在八姐身上寄托了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理想,或者说,八姐是“我”的另一面。然而对于这么一个重要人物,小说只用一句“夏日的一天,七姐和八姐跌入高山瀑布,溺水身亡。”八姐的命运戛然而止。
现实中,凌叔华的四位哥姐一九一三年在日本神户溺亡,轰动一时。其中八姐凌瑞清最令她悲痛。她曾写了一篇《哭姊文》,抒发哀思:“我最爱的清姊掉在瀑布里溺死了。我们天天哭她。有一夜我醒了,窗外月明如画,房内夜凉如水,粉墙上风筛树影,情境淒寂极了。忽然我看见凉台上有一人影倚栏立着,细认正是清姊。我大惊跳下床,影子却没有了。这一宵便流泪直到天明。”
这一童年阴影,成为凌叔华终身难以释怀的心结。所以在《古韵》中,大放异彩的八姐,却以一种极其简淡的笔触离场,乃是源自作者不愿提及伤心事。不知道这一背景时,难免会对作者如此“草率”处理八姐感到疑惑。一旦了解,便有一种“大悲无言”的强烈共鸣。
而另一位“八姐”,则在莫言的笔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