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九连环/《富贵人家》\萨日朗

2023-09-21 04:03:07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在一场画展中遇到上海来的普凡,他送给我一本自己写的纪实文学《富贵人家》,书中讲述了民国收藏家、金融家沈吉甫一生的故事。普凡随母姓,本名沈路平,是书中主人公沈吉甫的亲外孙,喜欢研究民国轶事。

  《富贵人家》是六年前在上海出版的,普凡说外祖父的经历曲折,从一个宁波少年到中华懋业银行总理,一生经历犹如一部近代史,可惜民国史中所载甚少,就想把这些东西挖掘和保持下来,一是替民国时代增添一些原版色彩,二是感激先祖留给后辈的精神财富。翻开书中读到许多沈吉甫和各色人物交往的故事,他努力学习改变生活现状,从一个小小学徒变成“富贵人家”,但局势动荡,短短几年沈吉甫家业由兴转衰,透过这个家庭的变迁,看到清末民初有钱有势人家也对动荡时局的无可奈何。

  书中比较有意思的一条脉络是沈吉甫的古玩收藏,家境殷实后的沈吉甫和王公大臣们平起平坐,见到许多好东西,也养成了收藏古董的习惯,他成了当年琉璃厂各大古玩店的老主顾,收藏品越来越丰富,眼力也越练越锐利,当然名气也越来越大,当年北京古董圈子里没人不认识沈吉甫。

  沈家的后代虽然没能继承到祖辈的珍藏,但在大维德图录记载和大英博物馆实物展示中,就有来自沈吉甫旧藏的宋钧窰盘、宋钧窰莲瓣碗、宋定窰刻花梅瓶、宋定窰刻花洗等珍贵文物,大维德是二十世纪英国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收藏家和鉴定家。这些记载,显示沈吉甫当年的收藏实力和地位。  

  上海著名收藏评论家祝君波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,收藏是一种癖好,也是一种责任。为玩赏,为研习,为护宝,不管出自何种目的,结果都是历史遗产的保存人或者传承人,他们护送一程,又把宝物委托给他人,一棒一棒交下去,薪火得以代代相传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