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竹门日语/树洞\简嘉明

2023-09-22 04:03:08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电影《花样年华》中,梁朝伟饰演的主角周慕云说:“以前有些人,如果心里有秘密,不想让人知,他会走上山找棵树,在树上挖个洞,将秘密全说进去,然后用泥封住,那秘密就会永远留在树里,没人知道。”

  最近我很想找这样的一个树洞,但周慕云最后去的是吴哥窟,我没有胆量和兴趣独自前往柬埔寨,我觉得自己有点窝囊,连模仿一个电影情节去抒发情绪也不敢。然而我明白那个情节构思,对一棵树倾诉心事,它没有反抗和反驳的能力,但它有生命,让说秘密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是可笑地对着空气或死物说话,在被感性驾驭思想与行为的时候,仍觉得自己尚余一点理性,保留一些万物之灵需要的尊严。

  我居住的城市有许多人,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别人的“树洞”,正如我们要找树木不难,难在不是每棵树都适合聆听心事:树的四周太多人,他们会批评对着树洞说话的人无聊,是弱者的表现;树龄不足,主干幼弱的,已在风吹雨打中勉强撑着,或许无法再承受人类沉重的情感,只怕万一它有反应,还会夸张得塌下来,把树下的人压垮。

  我要找的,也许是一棵盘根的老树,经历过百年孤寂的、看过沧海桑田的、面对过虫害风暴的,才有能耐在倾听的时候不作特别的反应,因为它的眼光容得下胡言乱语。哪怕面前的人挖了洞,却难以接续用言语具体表达内心的哀愁,树也不会批评、嘲讽或建议,仍默默站在原位,冷静等待面前的人从理性与感性的交战中走出来,然后离开,正如它也曾在岁月中挣扎,然后存活过来。

  电影中的周慕云最后千里迢迢到了宏伟、具规模,却曾荒废的吴哥窟。他在石柱上找了个洞,以一座古蹟去承载人生的悬念。那个洞最后长出杂草,我不知这方式与对着树洞吐露心事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,只知我想找的树洞与故事中倾听主角心事的地方一样,都不在有需要的人身边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