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中秋,思念都比回忆长。离家久了,反而说不清是期盼重一些,还是感慨多一分。脚踩在不一样的土地上,果然诚如古人说,只有天上明月,普照人间清辉。钱钟书说过,婚姻就像围城,可成长又何尝不是这样?总是外面的人想回来,里面的人要出去,也只有此去经年,百转千回之后,才懂“告老还乡”方为真实安慰。
当然,正值盛年的我们,依旧要跟天地纠缠,大战一番。也只有在每年这时,猛地忆回当初,抬起头,不知是李白的“瑶台镜”,还是苏轼的“把酒问青天”,也无法参透是张九龄的“天涯共此时”,抑或白居易的“清光似往年”。大概自己的人生也该有点骈文韵曲,够清雅透彻,待再回首时,也能用一根线,穿起所有闪闪发亮的珠子。
思念,也总是落在味觉上,才格外具体真切,不用多余辞藻堆砌,是直冲进大脑皮层的刺激。对我而言,最原始的“地心引力”永远是一串葡萄的甘甜。到了秋天,百花齐放的水果们就要逐渐退场了,但葡萄却以一种坚定顽强的姿态,誓要陪我们过完中秋。不信你看,丰腴多汁的桃子变得乏味了,西瓜不够甜,芒果已“叛变”,唯有葡萄“义薄云天”,不但不会跟着季节“落井下石”,还更多出一份香而不腻的暖意。
我记得这段时间,人们永远是花最多的钱在月饼上,用最多的情在葡萄中。前者挂着仪式感负重前行,一个个精致的礼盒,成了走亲访友时坚挺的“社交货币”,等真的坐下来吃,又是浅尝辄止;后者就通透多了,它把虚和实,分得清清楚楚,最后一粒不剩的盘子,就是最好的背书。泛着光的饱满弹嫩,入口就是爆浆狂喜,在这一刻,什么虚与委蛇都是假的,只有拜它而赐的快乐,是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