粤语的“鬼”字很独特,书面语是名词,口头语则可成为助语词或副词,得意有趣的用语多不胜数,例如形容美女“好鬼靓”,形容恶棍“咁鬼衰”;工作方面是“鬼咁多嘢做”或“鬼打都冇咁精神”。要说“鬼”字的语意及用法,大概可以成为一篇毕业论文。进念.二十面体剧团制作《香港鬼喜剧》(下称鬼剧),借“鬼”发挥,实际是嬉笑怒骂讽刺时弊。
剧团一向着重舞台科技和视听效果。香港文化中心剧场布置成两面对坐的观众席,横向舞台置在中间,观众进场时投影屏幕垂下,将两边观众席分割,恍如楚河汉界,又像是人间和鬼域之分界。正式演出之时,屏幕升起,演员出场,两边观众可以对望,但演员需要兼顾两边观众的视线,能量与声线都需倍增。舞台女演员焦媛于此表演,发挥了不俗效果。
全剧由焦媛介绍不同类型的“鬼”字口头语作引子,然后将全港十八区与传说中的十八层地狱互作连结,引发每个地区以往曾经流传的鬼故事,就像是十八个片段连接进行。当中好些片段早在坊间传闻,例如东区七姊妹道有关七位“妈姐”集体投海的事件,以及观塘区现已拆卸但屡传鬼话的电影院。个别故事言之凿凿,亦似道听途说。演出开始之时,编导胡恩威借画外音向观众导赏:“这是一齣喜剧。”总之但求一笑,无伤大雅。
若再想深一层,“鬼”剧其实另有深意。不少闹鬼的地方,例如剧中提及的荃湾大型商场,其实没有被好好利用,以致长期丢空,沦为尘封,因而引来外人揣测。另外,港岛区的华富邨亦有不少传闻,该公共屋邨即将重建,但往后会否成为商业豪宅,不再应付普罗市民的住房需要?此乃规划的问题,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审慎研究和筹划,方可善用土地资源。观众看完“鬼”剧,除了开怀一笑,亦可细想因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