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竹门日语/我的老派习惯\简嘉明

2023-11-10 04:03:17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买了二○二四年的行事历。用纸本日历册记下每天的行程、工作备忘、每月消费纪录等,是我多年的习惯。这做法很老派,因为大部分人现在事无大小都会输入手机或电脑行事历,再上载云端储存,万无一失,使用实体本子的除了学生之外,真的不多。我仍保持这作风,也许跟缅怀求学时期要“写手册”的岁月有关,总觉得提笔记下待办事项,过程比拿起手机输入资料更具仪式感,即使没有老师再查阅手册,也像无形中有人要求自己要按时处事,别忘了各条“死线”。事实上,我也使用手机行事历,所以再写实体日程是多了一重功夫,但对于冒失的我而言,这老派风格就是多重提醒。

  我的老派作风当然不止于此。现在出席讲座或参加进修课程,我仍会带着笔袋和袖珍笔记簿,笔袋中有原子笔、铅芯笔、改错带、间尺和橡皮擦;笔记簿则多是皮面有橡筋绑带那种。只差一个放大镜,我就像来自小说中忙着探案的福尔摩斯;只欠一支录音笔(其实我仍有用),又可以化身上世纪要频繁记下采访资料的记者。现在大家多使用平板和手提电脑了,删改、截图和存档也方便,我却觉得除非在正规教室或会议室中,否则打开电脑好像太着迹,而且带着电脑四处走也挺重。若使用手机备忘,我又担心讲者会误会我在玩电话,手机和电脑的弹幕也容易令人分心,倒不如先用原始的方法简简单单记下资料,有需要回家再用电子设备整理。

  数天前参加教会崇拜,牧师讲道时,我瞥见前排有一位老太太,一手拿着一叠小小的便条纸,一手摇着笔杆,缓慢又慎重地记下重点,专注、认真、优雅。那一刻的画面很美,画风古典又知性,那长者的背影与动作,让我觉得她在人群中特别迷人和吸引。但愿数十年后的我,即使老态龙钟,也能像她一样,在俗世中依然故我,充满神采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