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月八日,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“立冬”,这意味着冬季的开始。虽然香港这周还有不少人穿短袖,但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冬天,东北多地迎来今年冬季的第一场大雪,哈尔滨的降雪量更是达到暴雪级别。香港不下雪,就让我们透过王时敏的《仿王维江山雪霁》,“穿越时光去看雪”。
《仿王维江山雪霁》(附图,局部)又称《倣王维江山雪霁》,纸本,设色,长一百三十三点七厘米,宽六十厘米,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此画作于戊申(公元一六六八)年,画家王时敏时年七十七岁。
这张画里,近山、远山,近处的水,都是重点表现之处,乃至于近处石阶上的一抹绿更是点睛之笔──景物微罩于薄雪轻雾之中,使我们知道这是天晴之后明媚阳光下的雪。画中一派初冬季节的萧索气氛,又充溢着浓厚的生活情趣。
图上山岩有着倾斜的走向,构成奇特宏伟的山形,充满动势。全画多勾染、少皴纹,画树以细笔勾勒,设色以石绿、赭石、白粉为主,正是画雪景之古法表现。
王时敏,本名王赞虞,十二岁时更名。字逊之,号烟客,晚号西庐老人,江苏太仓人。王时敏的父亲王衡中年早卒,此后王时敏一直由祖父王锡爵抚养。王时敏少年时就颇为聪明,祖父便嘱托董其昌对王时敏进行指导。因王锡爵家中名画收藏丰富,王时敏从少年时便临摹古画并钻研笔墨画法。
王时敏代表了清代初期正统学院派的主流画风,他继承了董其昌“南宗”文人画的美学,力主摹古,从古代文人的作品中体现典雅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