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十八弯/“抠门经济”兴起\关 尔

2023-11-28 04:03:07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近来,很多内地朋友逛商场时都有类似感觉─消费定位较高的楼层店面门可罗雀,消费平民化的B1、B2层却人声鼎沸。仿若两个世界的割裂感,揭示着人潮流向背后的消费趋势变化。

  毋庸讳言,“抠门经济”日益成为当下市场主流,撩动着整个社会的集体情绪,当中又以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变化最为明显。从过去热衷于“任性消费”的“月光族”,到如今买东西都需要货比三家、精打细算;从以往对大妈们抠抠搜搜的购物风格嗤之以鼻,到如今笃信跟紧“蹭老式”消费步伐才能少走三十年弯路。社区食堂、中老年服饰店、“夕阳红”旅行团等成了年轻人的消费新宠,在物质丰富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,也开始学会了用团购券“薅羊毛”、抢购临期食品、寻找大牌平替,抛弃以炫富拜金为主题的“凡尔赛文学”路线,果断完成了“质疑大妈、理解大妈、成为大妈”的进化过程。

  有意思的是,在省钱这件事上他们不再遮掩扭捏,主打一个“以节约为荣、以俭朴为傲”。社交平台上,年轻人争先恐后地晒出自己的“省钱大法”,“如何用二十元吃撑一天”等省钱攻略成了收割粉丝高赞的“流量密码”。

  大方阔绰的理由有很多,但抠门吝啬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,那就是缺钱。一场疫情,教会年轻人“高筑墙、广积粮”的重要性,再加上疫后就业不稳定、生活成本高、前景变数大等因素影响,大家不得不居安思危、未雨绸缪,克制欲望、降低消费。有媒体发布《2023年轻人省钱报告》指出,超四成的年轻人都有记账习惯,越来越多年轻人攒钱意识变强,冲动消费减少,会通过拼单、满减等形式省钱。

  从积极正面的角度解读,这场“抠门运动”不啻为对以往消费主义风潮的“拨乱反正”。民众不再轻易受市场“蛊惑”、被资本“割韭菜”,理性消费、低欲生活成为时尚。但实际上,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,一个消费行为日趋老年化的社会,长此以往必然缺乏活力、动力和想像力。从这点看,“抠门经济”的兴起有研究的价值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