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食 色/薯片相伴(上)\判 答

2023-11-28 04:03:09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能“称霸全世界”的薯片,说来话长。

  当然,也许此时的你已对它退避三舍,带着低油低脂的信念感重塑健康饮食。但我们不得不承认,一袋袋薯片,才是小时候快乐的源头啊。咯吱咯吱的脆响,带着满手调料香,就这样陪伴你我度过了春夏秋冬,零食的种类、款式换了一茬又一茬,唯薯片屹立不倒,独占山头。

  现在的薯片,比起当初单纯的放肆,更像是一种时代的标志符,缅怀一代一代人逝去的青春。

  传说中它的起源歪打正着,时间退回到十九世纪,纽约州萨拉托加温泉市的一家饭店里,一位客人抱怨土豆片太厚,好强的厨师一气之下,用接下来的土豆片展示了下刀工,过油之后薄如纸,用叉子根本拿不起来。本是赌气的作品,却给人香掉了眉毛,叫好又叫座,从此成为奠基人。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,薯片还只能小规模生产,直到一九二○年土豆削皮机的发明,才彻底改变了它的命运。而大力搬动这个“齿轮”的人,则是当时还处在“职场食物链”底端,没日没夜推销削皮机的小伙子Lay。没错,这个姓氏很快便家喻户晓,命运的狂风把它捲到山顶,到现在还风靡世界的乐事薯片(Lay's),就出自于他之手。

  不过早期的薯片,当然没现在这么五花八门的味道,打开包装,一片片素面朝天的薄脆土豆,配上一袋盐包,就已经满足感爆棚。根据自己口味酌情添加,倒进去、摇一摇,颇有后来吃干脆麵的感觉。而最早研发出薯片调味技术的,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家爱尔兰公司,比他们技术更传奇的,是他们的眼光。因为最早问世的两个味道,洋葱芝士味和盐醋味,竟然直到现在还保持着欧美市场的最高销量,就连沿袭下来的绿、蓝固定配色都没变过,堪称奇迹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