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瓜园/约瑟夫.K与迈克尔.K\蓬山

2024-01-31 04:03:15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一个作家,同时也可能会是另一个作家的粉丝。那么,没有比把“爱豆”写进自己的作品更好的致敬方式了。让自己的读者共同分享这份崇拜之情,透着一丝“夹带私货”的狡黠和优越,还不失传教士般的光荣感和推销员般的成就感。

  当初读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,就是因为村上春树的“促销”。除了直接动手翻译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外,村上在《挪威的森林》里不厌其烦地借渡边之口,表达自己炽烈的喜爱:“把至高无上的地位让给了菲茨杰拉德的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”“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对我始终是绝好的作品”“若是通读三遍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的人,倒像是可以成为我的朋友。”他还将这种深情注入到渡边的生活体验中:“我久久地注视着那若明若暗摇曳不定的灯光,就像盖茨比整夜整夜守护对岸的小光点一样。”

  路遥在《平凡的世界》里,让主人公孙少平在煤井之下给矿工们读《红与黑》;而莫言,让《天堂蒜薹之歌》里的高马,像于连那样在黑夜里抓住心爱的人的手。两人加起来,跟村上相比仍含蓄许多。

  《迈克尔.K的生活和时代》是J.M.库切的成名作。单看题目,就很容易联想到卡夫卡笔下的约瑟夫.K。库切以这种毫不掩饰的方式,来呈现对卡夫卡的敬意,他甚至在小说里直接用了“城堡”这个词来指代权力机器,与卡夫卡的《城堡》形成了连接。两个K,都在社会的夹缝和边缘,躲避、逃离、碰撞,环绕着真实又荒诞的回声。

  村上的致敬则一如既往的奔放。《海边的卡夫卡》题目比“迈克尔.K”更直白。田村卡夫卡与大岛初见,就讨论弗朗茨.卡夫卡的《城堡》《审判》《变形记》。而村上凭借此书,获得了“弗朗茨.卡夫卡奖”。多么完美的闭环!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