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竹门日语/眼看未为真\简嘉明

2024-02-01 04:03:15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偶然发现长辈在某社交网络平台多了一个账号,我怀疑他被人盗取照片并冒认身份,于是立刻问个究竟。果然该长辈并不知情,也不晓得怎样应付,我唯有叫他在个人账户页面发布消息,图文并茂,提醒朋友不要连结虚假账号,避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。

  莫说长辈,现今网上假资讯层出不穷,连专家也难以一一辨别真伪,因此人人也有机会跌落网络骗案陷阱,不分年龄和阶层。网民误将虚假消息、照片或视频当真,然后传开,更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,大家被骗后若还出手助骗徒一把,分分钟更可能触犯法例,真是徒叹奈何!最近国际著名女歌手泰勒.斯威夫特(Taylor Swift)被人盗用肖像,然后以人工智能科技生成有色情成分的不雅照片,引起哄动。纵然当事人否认,也有科网专家证实是AI假图,但已有数千万人浏览,对泰勒的伤害可想而知。美国白宫发言人就此事件发表评论时亦直言,政府对AI虚假图像感担忧,该国现时的法律也无法阻止人工智能伪图像在网络上创建和分享。

  科技拉近人与人的距离,讽刺的是网络骗案亦无分国界。在泰勒深受假照片事件困扰的同时,本港行政长官李家超也被人将他于电视节目接受访问的旧片段,透过人工智能生成推介投资计划的视频。AI发展一日千里,创作几可乱真,若不仔细观察、理性分析,信以为真,不单损失金钱,还让骗徒取得个人资料,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现在笔者常提醒长辈,活于AI世代,眼看未为真,网上的一切,不代表全然正确,涉及投资买卖的,更不能轻率决定,务必小心。运用人工智能已成趋势,许多人透过不同AI程式搜寻资料、处理公务、整合文案等,无疑既方便又能提升工作效率,可是人工智能不代表同时具备人类诚实可靠的美德,它有助社会发展,但立心不良的人要借这技术欺骗、摆布甚至操控网民,亦易如反掌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