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的春晚出现了一个祝贺语“龙行龘龘”,掀起了使用品形字的热潮,如“财运淼淼”,“创新鱻鱻”等等。
“龘”音“沓”,龙飞行的样子。
“淼”音“渺”,大水。
“鱻”音“鲜”,味道鲜美。
语文学家认为故意找寻这些冷僻的字来使用,并不值得鼓励。因为认识的人少,不利传情达意。
品字形的字有几类,一类是常用字,大家使用惯了,忘记了它们有这样的特点,如品、晶、森、虫、轰。
一类是异体字,它们另有常用字存在,其实无使用的必要,如“犇”用“奔”即可,“麤”用“粗”即可,“鱻”用“鲜”即可,“掱”用“扒”即可,“垚”用“尧”即可。
因为今年是龙年,主事者才找出这个“龘”字来做文章,到了牛年可能轮到“犇”字出风头了。
有人喜欢用生字僻典来显示自己的“学问”,其实是一种幼稚心理,到字典上去拣选有什么难处?近年有人用冷僻字为儿女取名,结果被人误读。有时连报纸也打不出,出现留白现象,对自己绝无好处。
希望这“龘”的现象很快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