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家庭观念浓重的国人而言,房子就是“家”的象征,是一日三餐之地,是安身立命之所,更是心灵的港湾和幸福的归属,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。也因此,楼市政策稍有风吹草动,往往有如一石激起千重浪,引发万众瞩目。
近日,内地两大省会城市杭州、西安同时官宣全面取消住房限购。至此,除了海南省和北上广深津几大城市之外,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已放开限购,意味着对亿万百姓影响深远的这一房地产调控重要标志性政策,正在退出历史舞台。
“限购令”的出台背景,应该追溯至十几年前。彼时,正值内地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,人口流动带来的刚性住房需求,成为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动力,而房价的上涨又吸引大量投资投机性需求入场。在解决市场过热的问题上,相对于土地、财税、金融等见效较慢的调控手段,直接阻断部分需求释放的“限购令”,因其政策效果立竿见影,迅速成为地方政府实施房地产调控的一大利器。
二○一○年,“带头大哥”北京出台全国首个住房“限购令”,其他城市紧随其后,纷纷推出限购、限贷、限价等五花八门的限制性措施。雷厉风行的“组合拳”,快刀斩乱麻地摁住了疯狂的“炒楼团”,但不可避免地,也打乱了不少普通百姓的购房计划。当发现“房票”难得、“蜗居”难解时,不少人便走上了“各显神通、曲线购房”之路。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”的“猫鼠大战”接连上演,剧情之跌宕起伏,令人叹为观止,个中滋味,亦冷暖自知。
对“限购令”的功与过,有人质疑其行政色彩过强,不符合市场化调控原则;但也有分析认为,在过热的市场环境下,有必要祭出雷霆手段,“房住不炒”深入人心,“限购令”功不可没。
不管怎样,如今早已时过境迁。伴随着人口红利减退,楼市供求关系变化,叱咤风云的房产巨鳄纷纷陷入困境,完成了历史使命的限购政策,也是时候全身而退。至于取消限购能否迅速提振低迷预期?这很难评,只能说依靠“一招制敌”、祛除市场沉疴的窗口期已经过去了,唯有耐心等待凛冬散尽、信心回暖的曙光来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