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九连环/《陶山十二曲》\萨日朗

2024-05-16 04:03:15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在韩国安东市的陶山书院,一群身穿学校制服的小学生齐声唱响《陶山十二曲》,曲调绵长,委婉动听。《陶山十二曲》是朝鲜时期退溪李滉所作的连时调,主要吟咏作者处事态度和修养境界的诗歌集,共有十二首,分为前六曲,名为“言志”,后六曲名为“言学”。

  退溪秉承朱熹的文道思想,认为道在日用也在文艺,诗歌可以静心陶冶情操,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,他的《陶山十二曲》以委婉的抒情曲调表达真情实感,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思想融入朝鲜的本土曲调,以达到教育的目的。

  《陶山十二曲》中儒家思想,包括修身养性,“言志”与“言学”,“言志”是指表达个人的志向和抱负,“言学”则是指追求学问和知识。强调德性,培养自己的德性,成为一个有道德、有修养的人。回归自然也是曲中多次表达的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。退溪大量引用儒家经典中的语句和典故,如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等,这些引用不仅丰富了曲目的内涵,也体现了退溪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和借鉴。

  说《陶山十二曲》就不得不提朱熹的民间乐歌《武夷棹歌》,《武夷棹歌》是朱熹吟咏武夷山九曲溪的自然风貌,他的思想和自然和谐相容,形成了独特的“武夷文化”。朝鲜时期学者李珥模仿朱熹的《武夷棹歌》创作了《高山九曲歌》,作品有独特的诗意境,歌颂首阳山的自然风光,这组曲目不仅有文学价值,更是儒家文化在朝鲜半岛传播和发展的见证。这些曲目都强调道德修养,倡导天地合一,崇尚大自然,重视教育传承,是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下的体现,都展现了儒学思想的核心价值。

  在悠扬的曲调中可以感受到退溪、李珥对朱熹及其理学思想的借鉴和致敬,这种跨越时空的思想传承和共鸣也是儒家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