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知见录/请把我忘记\胡一峰

2024-09-04 05:02:15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遗忘大概可算人们分歧最大的事之一。有的人请大家尽快忘记他,比如鲁迅先生,在著名的“七条遗嘱”中说,“忘记我,管自己的生活。倘不,那就真是糊涂虫。”一个月后,他离开人世。八十多年来从未被人忘记,以后也不会。有的人希望名垂千古,实际上很快就被忘得一干二净。

  动作片中,一场激战之后,黑帮老大看着未散的硝烟,对手下严肃地说:“今天这里什么也没发生。”这是希望目击者忘记这一切,结果往往相反。爱情剧里,经常看到情侣的一方别转头去对另一方说:“你把我忘了吧。”这多半不是真话,心里话是“记我一辈子。”

  《倚天屠龙记》里有个经典段落。张三丰给张无忌演练了太极剑法后,连问三次他记得多少,张无忌回答是一次比一次记得少,最后“全忘记了”。此时,张真人很满意地说:你可以去和他们应战了。金庸在这个情节里表达的应该是某种哲学观念,但科学家研究确实表明,遗忘并不是记忆出错,而是大脑正常运转的需要。我们能汲取新经验,和大脑能够执行可控的遗忘程序有关。如果对一件事情记得太仔细,反而难以抓住主旨。比如,被狗咬后,如果对当时的环境,狗的毛色、体态等细节记得过于清楚,便不利于对这一事件的普适预警,也就难以避免再次被咬。由此想到《魏略》中说,诸葛亮读书学习,别人“务于精熟”,“亮独观其大略”,遗忘细节,方能抓住根本。

  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时代,遗忘又有了新的意味。人类会遗忘,AI却记忆力超群。真想让AI像人类一样学习和思考,就得让它们学会遗忘。AI超强大脑引起的个人数据洩露和滥用很令人担忧。二○一八年生效的欧盟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规定用户享有“被遗忘权”,企业应根据用户要求销毁其个人数据。不过,“请把我忘记”,说来容易,做起来却道阻且长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