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机机舱中,不同价格的座位壁垒分明,纵然只隔着一道丝绒门帘,已是天渊之别。花得起钱坐头等和商务舱的,大多非富则贵,无疑以消费数额定阶级分野的观念很不健康、很不理智、很不讨好,可是这仍是狭窄机舱上最一目了然的乘客“分类指标”。
享受贵价座位的人,不代表一定高尚;相反坐经济舱的社经条件也不一定比别人差。座位只是消费的选择,丰俭由人,选择哪种票价的座位,就如购买奢侈品一样,选择票价类别悉随尊便,必须量力而为。然而航空公司要以最低成本获最大利益,因此将经济舱座位越弄越窄。短途机还好,吃顿饭、睡一觉已差不多到达目的地;长途机乘客则必须接受与大量陌生人长时间共享狭小空间,互相忍让,否则“困兽斗”也没好处可言,这亦是现实的无奈。近日国泰航空客机上乘客因调后椅背而引起争执,涉事夫妇认为前排女子躺后令自己不适,因此不断幼稚地作报复式滋扰,不单出言侮辱,有人拍摄后他们更变本加厉,脚踢前座、用力摇晃前排椅背和做粗口手势,嚣张粗暴,最后连四周乘客也看不过眼,挺身予以斥责。
这风波主要涉及乘客个人修养及空服员处理纷争的方式,但无可否认也跟个人空间有关。前排乘客想舒适地躺后,后排乘客受不了自己的所属空间被减少,许多人认为归根究底是钱的问题,因为有钱就坐宽敞的贵价座,不想花钱当然就要屈就。一分钱一分货,表面上合情合理,大众却不妨从别的角度想想,航空公司将经济舱座位愈弄愈窄,是否已到顾客难以承受的程度?现在连经济舱也划分了普通和特选两个区域,所以座位空间不断缩窄,好使想享受基本服务的乘客,也要多花钱购买特选经济舱座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