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的冷愈演愈烈,又到了热红酒出场的时候。说来也怪,明明不是什么“王侯将相”,却一直似有魔法傍身,愣是把一众“武艺高超”的竞争者甩在身后,变成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而追溯源头,你会惊奇地发现,古人跟我们在饮食上的信念感,确实一脉相承,多少世纪过去都不失默契。当年的热红酒之所以能诞生,恰恰是因为古希腊人在大快朵颐过后需要解决浪费问题,面对一瓶瓶没有被消耗完的红酒,尝试加入香料和调味剂,然后煮沸,如此一来保质期就得到延长。而原本风格统一的红酒,也在“续命”的同时,既多了御寒功效,还散发出新的光彩。
也正因为这无拘无束的个性,热红酒摆脱了红酒的条条框框,管你是“酒痴”还是“酒盲”,热红酒面前人人平等,哪有什么知识的死角、喜好的偏差,沉浸、享受,就是全部。更何况它本身就没有固定统一的配方,随心情、氛围随时调整,是煮成温柔小甜水,抑或热情暖身饮,悉听君便。当然,最经典的搭档决不能落下,苹果、橙子、丁香和肉桂是亘古不变的配料,热红酒能在人人心头“顶天立地”,它们功不可没。水果不用切得太小,苹果八分,橙子对半或四分就可以,这样经得起煮,也不会把过多纤维跟酒混合。至于其他,如果偏好酸甜口,可以再加些柑橘类水果,比如柠檬、西柚;如果喜欢内敛优雅型的,不妨放一些蜂蜜,也有人期待更醇厚的口感,稍加一些白兰地,就能让浓郁度升级。煮的时候用小火,避免大火沸腾,风味就会更集中饱满,也不会失手让一杯好酒,变成“家常炖品”。
十二月将至,热红酒又走进了自己的“天命主场”,乾一杯、喝一口,那些跟冬天有关的情绪,也回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