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入十一月,有两家香港上市的连锁餐饮集团发出盈警,一是大快活,预期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纯利将按年下跌百分之五十至六十。二是大家乐,预料截至九月底止六个月纯利按年下跌不超过百分之三十。
大家乐与大快活,是本地中式快餐品牌,是陪伴市民数十年的大众饭堂。大家乐目前在港有逾一百六十家分店,日均为超过三十万港人提供各式食品。大快活九月在港拥一百四十五间分店,此一数目较该公司三月公布的分店数目一百四十九间略减,意味着半年之内至少有四间分店结业。
像大家乐、大快活这样价格大众化及满足市民“刚需”的连锁快餐店,盈利尚且下滑,本地餐饮市场低迷及客源减少,由此可见一斑。大家乐不讳言受到消费疲弱及境外消费习惯增加的影响,餐饮业绩下滑较预期严重;大快活亦称消费降级及北上消费趋势持续,业绩受到影响。
不仅大众化连锁快餐厅业绩滑坡,一些高档餐厅受到消费降级的影响,或更严重。笔者近日先后出席两家公司饭局,地点之一在铜锣湾的老牌西餐厅,之二在尖沙咀的海景中餐厅。此两家餐厅若放在疫情之前,均需提前数日甚至一周预订,节假日更是宾客满座,一位难求。如今却根本不用订位,即到即入座。
铜锣湾的这家西餐厅午市,大厅除了我们这一桌,只有另一边两位长者一枱,抬眼望去,身穿黑西装的伙计多过客人,因此上菜和换碟也比往日快速得多。而尖沙咀的这家海景中餐厅晚市,请客的公司原本想订一包间,但抵达餐厅后发现食客稀少,十指可数,于是索性落座大厅,将之视作“大包间”,不用担心声浪会影响隔篱枱。
根据统计处资料,香港第三季食肆总收益价值临时估计为二百六十七亿港元,按年下跌百分之一点三,而第二季度按年下跌百分之二点一,即今年以来,至少连续两季下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