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樸散为器/写作前的仪式感\冯爱枝

2024-12-11 05:02:35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因为工作前习惯先洗一下手,擦拭两遍眼镜,再揉几分钟太阳穴,打个哈欠伸伸懒腰,经常被母亲调侃“懒驴上磨屎尿多,懒汉干活事儿多”。对此我每次都极力解释:这是工作前的仪式感。

  仪式感可以很严肃庄重,也可以很轻松随意,这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习惯。作家汪曾祺“开工”前,喜欢先泡一杯茶,坐在家里的旧沙发上静坐发呆,浮想联翩,这样一些故人往事、一些声音、一些颜色、一些语言、一些细节便逐渐在眼前清晰、生动起来,想得成熟了,自然就能落笔写出东西。

  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曾住在美国的一个学生公寓,睡觉与写作都在一个地方,这让他很苦恼,于是每天早晨,他都要先离开家门,走上几个街区,然后再回来,经过这些“仪式”,回到寓所就仿佛到自己的办公室上班一样。在写作时,他很在乎找一个可以独处的房间,一个可以长时间安静待在桌前的环境。

  备受帕慕克推崇的作家纳博科夫癖好在卡片上写作,之后逐步誊写、扩写、重组,直到这些卡片变成他的小说。纳博科夫曾在采访中透露,他创作小说时对写作工具相当挑剔,需要先备好打线的蜡光纸以及“削得很尖、又不太硬”的铅笔,而且笔头上还得带橡皮。

  另一位大文豪海明威写东西之前也要先削铅笔。海明威还喜欢穿一双大号拖鞋站着写作,把每天的工作进程记录在一张大表格上,表格上的数字代表他每天产出的文字量。

  先泡杯茶、出门走走、削一削铅笔这样的前置“仪式”,看似耽误了时间,其实反而像一段连接管道,将作家迅速带回写作状态,接上之前投入写作时的感觉。

  再遇人调侃“懒驴上磨屎尿多”,不妨告诉他这只是片面说法,驴在拉过屎尿后,往往会更专心地拉磨干活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