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内山书店大家马上就会想到鲁迅。确实,上海时期的鲁迅,他的日常生活、文学活动乃至政治行为都与内山书店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。一九二七年十月,鲁迅携许广平从广州经香港到达上海,三号到沪,五号他就“往内山书店买书”。当时内山书店在北四川路魏盛里(一九二九年迁到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),离鲁迅居住的景云里不远。鲁迅显然是喜欢内山书店的,仅刚到上海的十月这一个月,鲁迅就“九次到内山书店,买书二十五本,计五十馀元”。由于书店主人内山完造借了魏盛里“弄口靠右边的两幢,把它打通成一所使用着”,因此在两幢房子之间的天井上“盖了玻璃”,底下“有七八张沙发和椅子围着一张小桌子”的“公共空间”就成了所谓的“漫谈席”,可供来书店的客人“坐下来,喝喝茶啦什么的,一边宽荡荡地看看书,谈谈话”──鲁迅来内山书店,就经常会在“漫谈席”的沙发上坐坐,喝喝内山夫人美喜“送过去的茶”。
很快鲁迅就和内山完造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,两人的心里“已没有了所谓客人的意识”。鲁迅“在执笔得疲乏了,或是看书看倦了的时候”,就会“溜达”到内山书店看看书,喝喝茶,聊聊天。他在内山书店的一再出现甚至“常常被一些不清楚的客人错认做掌柜”,而鲁迅也不以为忤。由于对内山书店不见外,鲁迅也会经常带青年人(有时一人,有时几人)到内山书店去,而柔石就是其中的一位。
一九三二年,日军在上海挑起“一.二八事件”,鲁迅所住之地正处战区,为安全起见,内山完造建议鲁迅一家搬到他的书店暂住──鲁迅在内山书店的楼上住了整整一个星期。到了二月,由于内山书店也不安全,鲁迅一家又在内山完造的帮助下,转移到三马路英租界内山书店支店内,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后才回到居所。
内山书店既是鲁迅买书、休息的地方,也是他工作(会朋友)的地方──总之是个在鲁迅眼里值得信赖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