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的宇宙本就包罗万象,可在这“花花世界”里,还有一个格外让人捉摸不透的角色。如果说葡萄酒优雅,啤酒豪爽,那利口酒简直堪比一座巨大的“迷宫”,再专业的品酒人士到了这都会晕头转向,所以一边得名“液体宝石”,一边是业内公认的“刺头”。
利口酒这个词是由法文Liqueur音译过来,它颜色艳丽、香气浓郁,样式多到数不清,风味和度数也差别极大,成为“世上最难懂的酒”之一,当之无愧。可以这样讲,无论你去到酒吧、餐厅,还是甜品店,大概率都会跟利口酒产生交集而不自知。调酒要用到它,纯饮可请出它,甚至在烹饪料理中,也缺不了它。从我们熟悉的百利甜、君度,到“鸡尾酒之魂”金巴利,统统要归于“利口酒”麾下。
总的来说,它是通过对烈酒或酒精进行增甜、增味后得出的酒精饮品。制作过程多样,手段也比较复杂,包括蒸馏、浸渍、渗透过滤等方法,也会加入很多种原料,比如草药、牛奶、水果或葡萄酒。你既可以喝到草莓、梨子味的利口酒,也能遇到神奇的鲜花、草药味,而这些全都是“正规军”,只不过风格各异而已。有人将它大致分成奶油、水果、坚果、可可和植物五大类。之所以利口酒的分类工程太庞大,除了味道多样,也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它的定义有差别,比如欧盟规定的最低百分之十五酒精度,在加拿大的百分之二十三面前,就是小巫见大巫了。再加上甜味剂的使用量不同,单从酒本身说,地域风土特征还极不明显,所以想总结出规律,只剩下两点:一都属于甜酒,二是酒精度偏高。甜是利口酒的底色,在不同香气的笼罩下,很容易创造出不一样的氛围感。市井喧嚣、都市璀璨,大千世界中,利口酒不语,只一味地将你推向“微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