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古闻港食/古法荔枝肉\萧欣浩

2025-03-19 05:02:17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饮食识历史,烹煮有文化。“心系家国”系列活动,得教育局支持。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、何东中学主办,中华饮食文化周暨同学厨艺大赛。自己有幸受邀,为参赛学生介绍中华饮食八大菜系,再连同其他专家,作厨艺大赛的总评。学生变身厨师大展身手,粤菜、川菜、浙菜轮番上场,刀工、调味、火候已经甚具功架。

  梅骨糖醋麵,添酒火烧创新。速製宝塔肉,具尝试的胆量。最后取胜的是“红玉琼脂”,原型是闽菜名菜“荔枝肉”,再作用料上的创新,尽见年轻人学习结合实践的精髓。荔枝肉不用荔枝,以猪肉为主,出品形似荔枝而得名。

  清代《清稗类钞》有“荔枝肉”一条:“以猪肉切如大骨牌片,白水煮二三十滚,撩起。熬菜油半斤,将肉放入,泡透,撩起。以冷水激之,肉皱撩起,入锅,用酒半斤、酱油一小杯、水半斤煮烂。”猪肉片先淖,再用油浸煮,过冷河,再用汁酱慢煮。清代荔枝肉没有包裹和折叠的手法,应属雏形,只待肉片煮后皱起收缩,日后厨师改得更为精致。

  古代确有以荔枝入馔,见宋代《荔枝谱》提到各种荔枝,兼带做法一二,言:“好事者作荔枝馒头,取荔枝榨去水,入酥酪、辛辣以含之。又作签炙,以荔枝肉并椰子花与酥酪同炒,土人大嗜之。”荔枝肉去核去汁,酿入奶酪和辛香料,如小点心。或用椰子花作签,穿荔枝肉,再添奶酪同煮,不知味道如何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