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地近年兴起每集长约十五分钟、总共十多集的短剧,据悉去年的市场规模便达五百亿人民币,令不少原本拍摄足本剧集的创作团队,争相转投短剧行业。然而,短剧的质素参差不齐,内容千奇百怪,容易引起观众诟病。归根究底,优质故事剧本和拍摄手法,方能保证剧集水准,进一步便可获得投资和利润。近期的电视剧《180天重启计划》,没有特别噱头,可是剧本和拍摄方式,令观众回味无穷,能够引发共鸣,不落俗套。
借着豆瓣阅读连载小说作为改编蓝本,剧集由原著主旨“陪产”发展至女主角“出逃”历程,最终令故事的家庭关系得以“重启”。明显地,剧集内容经过创作团队深化,透过二度创作而成为电视剧的拍摄文本。故事末段,女主角顾云苏将母亲吴俪梅的陪产过程写成网络小说,然后被制作公司收购而改编为电视剧,可是制作公司为了适应市场需求,平白将顾云苏的原意扭曲篡改,甚至将女主人翁更换为男角。该情节就是讽刺现实世界某些唯利是图的商业拍摄团队。
《180天重启计划》的拍摄手法亦具心思。大部分电视剧都设有开场主题曲,借此为剧集定调,亦可作为宣传工具。《180天》在每集开场的字幕播映过程,都由一位剧中演员以画外音形式读出一封家书。内容多样化,但都是父子、母女、兄妹间的亲人联系。家书内容十分简洁,大多只是閒话家常,又或是真切问候,为观众连系全剧有关家人伦理关系的“重启”过程。
演员周雨彤一人分饰两角,既演顾云苏,在过往的情节亦饰演年轻吴俪梅。周雨彤以声线语气将该母女角色连系,让观众容易感受母女二人的内在感情。全剧的现代与过去时空平衡发展,虽然偶尔感觉零碎,但亦显出剧组的剪接心思。改编后的剧本仍然保留抒情文笔,角色说“只要开始,就不怕晚”令人感受至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