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半世纪以上写专栏的历史中,我也有一两次脱稿的瘀事,当编辑先生在“死线”催稿时,真的吓出一身冷汗,并为无法弥补而颓丧者久之。
自此采取了保险机制,包括在日历上登记发稿纪录,自己提早一天发稿。
早一天发稿最具成效,稿子发出后,顿感轻松,没有了赶死线的紧张和匆遽,多了时间修饰和纠错。
粤曲《梁山伯与祝英台之楼台会》中祝英台唱:“早到一日梁家妇,迟来三日马家娘。”可见早一天之重要。
儒勒.凡尔勒的《八十日环游世界》,故事说福格先生如能在八十天内完成环游世界便可赢得赌注,在历尽艰险后还是迟了一天。在大感沮丧后发现因时差关系,日子还没有过。故事被拍成电影后,读者和观众都为这结果大为欢欣。
但冲死线的结果不是常常如此幸运,在最近的特朗普关税苛例中,加拿大一制造商在关税生效前一天赶起了一批货,本来预计可以及时免税过关,谁知路上大塞车,过了时间,要缴大笔税款。
冲死线会死许多细胞,能早一天还是早一天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