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过眼录/是诗人也是学者\刘俊

2025-08-05 05:02:26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提起赵瑞蕻先生,人们马上想到的是诗人赵瑞蕻。确实,早在青年时代,赵瑞蕻就“投身”诗歌事业:高中时开始写诗,大学时和爱好诗歌的同学一起结社。他自己直言“长期以来,我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,把它看成是我生命的一部分”。他不但出版了诗集《梅雨潭的新绿》,晚年还自创“八行诗体”,写了一百五十首《诗的随想录》在《香港文学》发表。除了诗歌创作,赵瑞蕻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“诗意”想法和“诗性”行为,也强化了他的诗人身份。

  然而除了是位诗人,赵瑞蕻还是名学者。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赵瑞蕻就在大学任教,并在外文系和中文系都教过书──他的研究领域自然也兼及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。赵瑞蕻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:比较文学、浪漫主义、鲁迅研究。虽然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梁启超、苏曼殊的时代,但这一研究领域的真正兴起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,赵瑞蕻以自己的研究实绩参与了“新时期”比较文学研究的倡导和实践──他提出“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早、贡献最大的比较文学家”、“一九○七年是中国比较文学起步的一年”等学术观点,在比较文学界反响颇大;对于浪漫主义,赵瑞蕻情有独钟,不但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一直坚持浪漫主义精神,而且还出版了论文集《诗歌与浪漫主义》,提出了浪漫主义具有主观性、抒情性、理想性、敏感性、象征性、神奇性等十大特点;而鲁迅研究,则成为他汇聚比较文学和浪漫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载体。一九八三年,赵瑞蕻出版了《鲁迅〈摩罗诗力说〉注释.今译.解说》一书,在书中他认为鲁迅《摩罗诗力说》中的“摩罗诗派”“其实就是浪漫派”──这就把比较文学、浪漫主义和鲁迅研究集中在《鲁迅〈摩罗诗力说〉注释.今译.解说》这本书中了。这本体现了学者赵瑞蕻最高学术成就的研究著作,在一九九○年获得了全国比较文学图书“荣誉奖”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