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,《南京照相馆》《东极岛》《731》等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在今年隆重推出,警醒着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在享受和平的同时也要不忘历史、反对战争。在这几部电影中,《东极岛》因其具有“国际”元素而深受关注。这部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,讲述的是一九四二年十月一日,被日军征用的“里斯本丸”号满载战略物资和一千八百馀名英军战俘,在从香港赴日本途中于舟山附近被美军潜艇击中。在“里斯本丸”下沉的过程中,日军无视日内瓦公约欲将战俘锁在舱中随船沉没。东极岛上的“海盗”两兄弟凭借高超的潜水技术,奋力打开舱门使英军战俘得以跳海逃生,而东极岛上的渔民则驾船出海拯救英军战俘,并与后者一起团灭小艇上射杀落海战俘的日军。影片有两条主线:一为“海盗”两兄弟自由不羁颇具“野性”的海上生活,一为东极岛上的渔民在日军统治下从“忍”到“不忍”的反抗,而这两条“线”在救护英军战俘时“合二为一”,最终拧成了“抗日”这一股“绳”。在这部以“野性”战胜“顺从”、以“抗日”显示“血性”的影片中,中国人“海上有事就得救”的仁慈胸怀和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迫的抗争精神,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。
影片虽然令人振奋,有些地方在艺术上还可以再进一步打磨,如“海盗”两兄弟中的哥哥“野”得近乎“耍酷”。比较起来,记录片《里斯本丸沉没》中的“抗战”表现就朴实无华得多─也因此更具力量、更加感人。导演方励通过以科学手段发现“里斯本丸”方位、采访当年参与救护的渔民以及英军战俘及其后人,还原了当年“里斯本丸”如何沉没、日军如何残暴、中国渔民如何勇救英军战俘的历史场景。片中一位劫后余生的英军战俘称中国渔民对他们的救护是“来自天堂的善举”,堪称是对电影《东极岛》最好的概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