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食色/地中海的鲜\判答

2025-09-18 05:02:44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在很多文艺青年的记忆里,凤尾鱼是模糊而寂寞的,穿过弄堂小巷,化作苏丽珍旗袍上暗暗盛开的花。那时候它还不是这个名字,被唤作“烤子鱼”,特指初夏雌鱼,肚里满是鱼籽,主妇们买回家过油、浸酱,才有了电影《花样年华》中深沉、倔强的味道。

  可到了地中海沿岸,一切又变得不一样了。东方土地上故人般的含蓄感,瞬间被着上重重的色,化出艳丽的妆。打开一只小铁罐,恨不得立刻停下鼻息,才能稍稍顶住这扑面而来的霸道。是凤尾鱼没跑了。只是不明白这些其貌不扬,身长不过一掌的小银鱼们,究竟有何魅力,能在卧虎藏龙、人才辈出的地中海食谱中,扎根千年?

  若论风土,这里的确为凤尾鱼的生生不息提供了极佳条件。加上它们喜欢结队洄游,数量庞大,捕捞容易,就成了百姓们餐桌上最常见的风味之源。特别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,至今仍保留着手工醃制作坊,而这食材的发挥创意也接近顶峰。

  拿意大利举例,哪位老饕没吃过鼎鼎大名的“凤尾鱼披萨”?作为不可或缺的鹹鲜担当,它既能平衡酸甜,又可以提升奶酪和酱汁的风味层次。也有店家会在玛格丽特披萨里悄悄加入剁碎的油浸凤尾鱼,真的不是黑暗料理,当你把焦香酥脆的披萨放入口中咀嚼,就会猛然悟出这一丝醇厚的“弦外之音”,哪怕只一闪身,都出神入化。

  而到西班牙,小酒馆中的醋渍凤尾鱼有多灵?哪怕请出珍馐佳肴都千金不换。半透明的鱼肉泡在橄榄油、醋和蒜的怀抱中,清凉、酸爽,而这股酸又并非粗暴简单,像海风一样徐徐扑面,用醋和柠檬交织的力度,扣响味蕾边缘。浸渍后的凤尾鱼柔软纤细,几乎一抿就碎,放在脆面包片上咔嚓咬下,就是Tapas欢愉的最终乐章。
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