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的深圳社区公园里,往日追跑打闹的孩子们多了新内容:有人跟着教练练跳绳,有人抱着篮球学运球,还有人在练羽毛球。这些不是学校组织的活动,而是家长们手机下单的体育“外卖”。
放在几年前,想给孩子补体育课,总得掐着点送进培训机构,家长在门口等上一两个小时,遇上堵车还得慌慌张张。如今打开手机APP,选好感兴趣的“课程”,再备注“配送地点”:小区健身区、楼下公园,甚至自家楼顶露台,约好时间,教练就背着装备包上门了,活脱脱像点了一份“运动套餐”。
这“外卖”的花样还不少。怕孩子一个人练着闷,能约上邻居家孩子拼个“团课”,人均费用砍半,几个小伙伴一起练投篮、赛短跑,累了坐在草坪上喝口水,比闷在教室里有趣多了;要是孩子体能弱、需要纠正体态,“一对一私教”就像定制餐,教练会拿着泡沫轴帮他放松紧张的肩背,再设计些趣味小游戏,把枯燥的核心训练藏在“跳格子抓尾巴”里,孩子笑着跑着就练了体能。
教练们的“装备包”也是个小百宝箱:折叠跳绳、便携式篮球架、可调节重量的小哑铃,连测跳绳次数的计数器都带着,不用家长费心准备器材。这种“把体育课搬到家门口”的模式,正好戳中了深圳家长的痛点。工作日忙着通勤,周末想偷点懒,又不想让孩子窝在家里玩手机,体育“外卖”既省了接送的时间,又能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里撒欢。小区的篮球场、公园的空草地,甚至海边的沙滩,都成了天然的“运动教室”,吹着风、晒着太阳锻炼,比在封闭场馆里舒服多了。
体育“外卖”的品种从刚开始的跳绳、篮球,到现在的游泳私教(教练上门接孩子去附近泳池)、中考体育冲刺班,连体态调整、少儿体适能这类细分需求都能满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