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网

大公报电子版
首页 > 艺文 > 小公园 > 正文

伏牛山/信任危机\乔苓

2025-09-18 05:02:44大公报
字号
放大
标准
分享

  文学史上有一段公案,作家卡夫卡在去世之前,曾多次嘱咐好友布罗德在他死后把所有未出版作品的手稿销毁,但布罗德完全违背了卡夫卡的要求,不仅出版了卡夫卡的小说,还出版了他的日记和信件。尽管布罗德辩解,卡夫卡明知他不会照做还找他,就是不想真销毁作品,但其没有遵守遗嘱毕竟是事实,用今天一个流行的网络用语就是“背刺”:布罗德背刺了卡夫卡。

  “背刺”通常发生在有一定信任基础的关系上,特征是对信任的违背与出卖。有一个经典的笑话:甲对乙说,我给你说一个秘密,这件事我只告诉你,你千万别说给其他人,结果没两天,周围人都知道了他们之间本该“天知、地知、你知我知”的事。

  多数人心里很难藏住秘密。陶渊明写《桃花源记》,教科书解读是通过对世外桃花源里安宁和乐生活的描绘,表达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。但细读下来,它何尝不是一个有关“背刺”的故事,住在桃花源里的人盛邀渔人到家里,“设酒杀鸡作食”,停留了数日后那位渔人要辞去,桃花源人嘱咐“不足为外人道也”。武陵渔人当时大概率是答应不语外人的,但出来上了船,“便扶向路,处处誌之。及郡下,诣太守,说如此。”到了郡城,马上就向太守报告了桃源经历,武陵渔人“背刺”了桃花源人。

  观察许多隔阂,多是一方未守信用,没有“言出君口,止于我耳”,让另一方产生“背刺”之感。古人总结的教训是“莫信直中直,须防仁不仁”“逢人且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”。北宋人富弼晚年将“守口如瓶,防意如城”八字书于屏风作为处世准则,严把口风,要像瓶子加盖一样封得严实。当代作家贾平凹曾说自己的座右铭是“心系一处,守口如瓶”,他的孩子在卧房也写了这八个字的座右铭,但写成“心系一处,守口如平”,意即守口要像爸爸一样。

点击排行